临床上,有些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更安全、有效。我院坚持中西医结合理念,大力推广中医药技术发展。康复医学科继穴位贴敷、火龙罐综合灸后,又推出中药泡洗服务。截至5月31日,已完成3个典型病例临床使用,均获得良好效果。
3个典型病例分别为:脑梗塞后遗症肢体水肿患者1例;胫腓骨骨折术后神经损伤患者1例;脑梗塞后遗症肢体麻木患者1例。该科对症施药,开展中药泡洗治疗。其中脑梗后遗症患者为14床王大姨,她脑梗后伴手脚轻度水肿,经3天中药泡洗,肿胀明显消退;另2两例患者经泡洗后,均感觉不同程度的症状减轻,舒适感提高。
中药泡洗技术是借助泡洗时洗液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浸洗全身或局部皮肤,达到活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作用的一种操作方法。该治疗能有效改善微循环,通经活络,是病人舒适度增加、疗效加倍的传统中医治疗技术,主要适用于外感发热、失眠、便秘、皮肤感染及中风恢复期的手足肿胀等症状。
下一步,康复医学科将主要针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全面推开中药泡洗治疗技术。
注意事项:
1.餐前餐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全身泡浴。
2.泡洗时以微微汗出为宜,护士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汗出等情况,如出现心慌等不适症状,立即停止泡洗,及时报告医师。
3.中药泡洗时间30分钟,泡洗过程中,应饮用温开水300~500ml,小儿及老年人酌减,以补充体液及增加血容量以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
4.心肺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者及妇女月经期间慎用。
5.防烫伤,药液温度40度左右为宜,糖尿病、足部皲裂患者的泡洗温度适当降低。
6.泡洗过程中,应关闭门窗,避免患者感受风寒。
作 者 | 孙宝莉
编 辑 | 孙中芹
审 核 | 孙启耀